2016年5月30日 星期一

藤浩志的「零垃圾」美術實踐

廢棄玩具山 社區新樂園

撰文・攝影│邱馨慧 (本文原載於2012年11月《藝術收藏+設計雜誌》)


無數塑膠玩具組合製成的暴龍,鎮守著東京3331藝術中心,由舊校舍改建為藝術家與創意人的發信基地。藤浩志回收大量廢棄玩具,用同樣材質、同色系組裝而成的「玩具龍」,似乎是人們到3331印象最深的「吉祥物」。今年夏天3331藝術中心擴大舉辦藤浩志大型裝置展「這麼多玩具打哪來?」。經過清潔、分類的大量廢棄玩具堆積如山,不同於一般不准觸摸的美術展覽,所有玩具都歡迎參觀者拿起來玩,孩童們穿梭其中嬉笑玩耍,活生生一座都會中的兒童樂園。然而眼前數以萬計的廢棄玩具,同時也讓人意識到現代人過度消費的恐怖現 實。藤浩志透過塑膠玩具,讓已經在地球絕跡的恐龍再度現形,一方面投合了小男孩的興趣,另外也隱喻著警世的意味。

酒矸倘「買」無? 「垃圾藝術」收藏可行嗎?

Junk Art的價值與保存, 藝術家、畫廊、收藏家怎麼說

撰文│邱馨慧 圖版提供│Gewerbemuseum、HA Schult Mueum、Luzinterruptus、Mandy Barker、Nichido Contemporary Art、Saatchi Gallery、 Urban Trash Art、Yukari Contemporary Art、現代畫廊、陳庭詩現代藝術基金會、陳龍斌 (本文原載於2012年11月《藝術收藏+設計雜誌》)


今年9月12日倫敦佳士得拍賣,以五千英鎊(約台幣23萬元)賣出一張破了個洞的一角舊報紙,作者是主張「人人都是藝術家」的約瑟夫・波依斯(Joseph Beuys),20世紀最具代表性的行為藝術、觀念藝術家之一。波依斯在1960年代用報紙做了不少作品,他認為報紙儲存的資訊與評論: 「如果我們的世紀只剩下一堆報紙,你還是可以擁有人類活動的豐富剖面紀錄,一個想法的電池。」一角發黃的破報紙,也許無法給每個人足夠的電力進行思考,至少從成交金額看來,果真 「某些人的垃圾,是其他人的珍寶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