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5月30日 星期一

酒矸倘「買」無? 「垃圾藝術」收藏可行嗎?

Junk Art的價值與保存, 藝術家、畫廊、收藏家怎麼說

撰文│邱馨慧 圖版提供│Gewerbemuseum、HA Schult Mueum、Luzinterruptus、Mandy Barker、Nichido Contemporary Art、Saatchi Gallery、 Urban Trash Art、Yukari Contemporary Art、現代畫廊、陳庭詩現代藝術基金會、陳龍斌 (本文原載於2012年11月《藝術收藏+設計雜誌》)


今年9月12日倫敦佳士得拍賣,以五千英鎊(約台幣23萬元)賣出一張破了個洞的一角舊報紙,作者是主張「人人都是藝術家」的約瑟夫・波依斯(Joseph Beuys),20世紀最具代表性的行為藝術、觀念藝術家之一。波依斯在1960年代用報紙做了不少作品,他認為報紙儲存的資訊與評論: 「如果我們的世紀只剩下一堆報紙,你還是可以擁有人類活動的豐富剖面紀錄,一個想法的電池。」一角發黃的破報紙,也許無法給每個人足夠的電力進行思考,至少從成交金額看來,果真 「某些人的垃圾,是其他人的珍寶。」


 垃圾荒原的藝術產值

許多人或許還記得美籍巴西裔藝術家維克・曼尼斯(Vik Muniz)2010年電影《荒原》(Waste Land)中「垃圾照片系列」競標的畫面。這部關懷拾荒小人物的紀錄片,以里約熱內盧近郊的Jardim Gramacho為舞台,Jardim Gramacho字義是圍籬花園,實質是個被遺棄的垃圾城市,世界最大垃圾掩埋場之一。曼尼斯和當地居民合作,拾荒者變身為古典繪畫的主角,而畫具就是當地垃圾堆裡的廢棄衣物、寶特瓶、拖鞋、馬桶蓋等。影片最後,垃圾場工頭Tião躺在浴缸裡的〈馬拉之死〉被競標售出,包括電影獲獎獎金在內,曼尼斯捐贈當地工人共約30萬美金,為地方添購設備器材、設立圖書館等。

《荒原》所創造的價值不止於金錢,電影披露當地居民生存奮鬥的故事,感動了全世界觀眾,也讓巴西政府正視這個城市的問題,將之整合成為資源回收工業,於今年6月結束34年垃圾堆填區的命運。曼尼斯說:「『轉化』的瞬間是美妙而 神奇的」,透過藝術「希望改變一群人,用他們每天必須面對的物件做材料」,他的社區藝術計畫與這部紀錄片提供世界一個新的視野,揭發了社會問題,實際改變了許多悲情人生。


廢物藝術的美術史定位

廢棄物到藝術的神奇「轉化」,在上世紀50、60年代就曾引起矚目,受到戰後二次工業革命影響,藝術家們開始組合堆疊工業廢棄金屬、汽車創作雕塑,例如巴黎「新現實主義」的阿曼(Arman)、丁格利(Jean Tinguely)、凱撒 (César Baldaccini)、妮基・德・桑法勒(Niki de Saint Phalle)等,同一時期用廢棄現成物創作的還有紐約「激浪派」(Fluxus)的波依斯、勞生柏(Robert Rauschenberg)、白南準,以及義大利「貧窮藝術」(Arte Povera)的藝術家們。在他們之前,1912年畢卡索用舊報紙破片拼貼〈有藤椅的靜物〉,1917年杜象用便器做成〈泉〉,1920 年科・史維特(Kurt Schwitters)的大型空間作品 〈梅茲堡〉(Merzbau),1944年畢卡索又用自行車椅墊與把手做成〈牛頭〉,他們的無用之用重新賦予物件意義與價值,在觀念上開了先例。

1980年代台中現代畫廊的施力仁最早成功將阿曼、凱撒等的作品引進台灣,他說這群藝術家從工業淘汰的殘留物件中發現造型價值,創作目的不純粹為了錢,這些作品具備各個時期的實驗性,卻不一定適合某些美術館或家庭的私人收藏。他推介到台灣、大陸,以及其他亞洲國家的作品,大多還是根據東方收藏家對精緻藝術的喜好,有選擇性地引介,例如音樂主題的樂器等較具象的作品。然而他認為廢棄物所做成的藝術不一定會造成收藏的障礙,好的作品還是具有魅力。施力仁補充道,這些西方藝術家已有美術史定位,在歐洲不景氣的當下,是相當值得的收藏方向。

反俗精神惡之華

經過達達主義洗禮,廢棄物是戰後當代藝術相當普遍的創作媒材之一。維克・曼尼斯的日本代理畫廊日動當代藝術(Nichido Contemporary Art)社長鹽原將志提供了一大串用廢棄現成物創作藝術的藝術家的名單,其中不乏目前國際藝術市場當紅的英國藝術家崔西・艾敏(Tracey Emin)、達敏・赫斯特(Damien Hirst)、查普曼兄弟(Jake and Dinos Chapman)、美國藝術家約瑟夫・康內爾(Joseph Cornell)、 布萊德佛(Mark Bradford)、約翰・張伯倫(John Chamberain)、辛尼克・史密斯(Shinique Smith), 以及日本的淀川技術(Yodogawa Technique)、小牟田悠介、照屋勇賢、田中功起等。

鹽原將志說,許多被曼尼斯作品感動的收藏家,本身就對環保與資源回收感興趣。曼尼斯製作過程用的是真的垃圾,最後成品以照片的方式呈現,攝影作品在收藏上並不構成難度。但他也有過藏家,,購買他用路上或垃圾桶撿來的素材做成的藝術品。保存技術方面,根據垃圾種類不同,有不同的保存或維持形狀、形式的方法,但能維持多久因實際狀況而異。

英國年輕藝術家諾伯與魏伯斯特(Tim Noble & Sue Webster),將垃圾投影成美麗幻影,現實與虛幻的懸殊落差,與作品產生的惡趣味巧妙諷刺了人 生,攻占世界媒體版面,並在拍賣場上屢造佳績。2008年倫敦蘇富比當代藝術拍賣,以27萬5000美金拍賣出他們的光影裝置作品〈心型尾巴的金屬愛愛鼠〉(Metal Fucking Rats With Heart Shaped Tail),買主購得的就是一堆焊接的廢金屬,和一台投影機。


洛杉磯藝術家傑德戴・西薩(Jedediah Caesar),以樹脂或大量顏料封存的方式保留垃圾的形態,也有再切割為「垃圾凍」,從橫切面欣賞並感受廢棄物的材質紋路。誠品Art Studio今年夏天與蔣晟合作的「垃圾計畫」推出「垃圾市場」,將收集到的廢棄瓶罐、塑膠袋消毒後裝入展示盒,每件售價不超過一千台幣,販賣垃圾的荒謬突顯了過度消費的訴求,目的當然不真為了銷售,然而卻有人願意花錢購買。誠品Ar t Studio表示,這些垃圾作品的買家,大多原本已收藏過藝術品。

垃圾材質挑戰保存

廢棄物是免費而無窮盡的材料,許多藝術家創作垃圾藝術,目的在於喚醒人們對浪費價值觀的警覺,最初並未考慮銷售。例如巴西聖保羅街頭藝術團體UTA(Urban Trash Art,都會垃圾 藝術),2009年開始以街頭為舞台,以廢棄物為原料,將無用之物創作成短暫存在的「消失性藝術」(ephemeral art),占領公共空間。他們撿當地垃圾桶或路面的垃圾,做成雕塑融入都會景觀,以批判消費主義的藝術品「回饋」城市。

UTA成員羅德里戈・馬查多(Rodrigo Machado)接受本刊採訪表示:「將垃圾轉型為藝術的提案,是將被終結的垃圾轉化成創作的開始,透過藝術表現,用詩意的角度看待垃圾,並賦予意義給沒有人在乎的、已經死亡的東西。」擺明了「消失性藝術」還是有人願意付錢購買,七米長的〈鯨鯊潛水艇〉賣了兩、三百美金,買家在垃圾架構的「潛水艇」裡住了兩星期。UTA 說有時會接受買家要求特製便於保存的作品,賣過最高金額紀錄是1萬7000元美金。

強調「發自內心對垃圾的熱愛」,與其他垃圾藝術不同的日本新秀藝術團體「淀川技術」,發跡於大阪臭名昭彰的淀川,去年首度參加東京藝術博覽會,作品也曾出現在台北、大阪藝博會。代理畫廊Yukari Contemporary Art表示,「淀川技術」的作品在博覽會上都有成交,在台北,觀眾一開始只是被作品的造型外觀吸引,進一步 了解到作品的垃圾材質,無不感到驚喜。「淀川技術」也掌握了保存作品的技術,例如他們的大型戶外雕塑,能屹立海邊數年至今不壞。受邀到各國用當地垃圾創作的「淀川技術」認為每一個垃圾都有其歷史:「我們喜歡想像誰用過這些垃圾,如何從河飄流至大海。我們可以從不同地方的垃圾看出個性,它們曾是城市的一部分,各地居民與垃圾互動的差異,讓我們眷戀著迷。」

環保藝術先驅 打造垃圾變形金剛

被《華盛頓郵報》評論為「環保藝術的先驅」 的德國觀念藝術家舒爾特(HA Schult),最近在西班牙建造「拯救沙灘」垃圾旅館造成話題。舒爾特早期用舊報紙占領街道、廣場,企圖喚起人們對垃圾問題的重視,即使1969年在慕尼黑街頭的垃圾占領活動中被警方逮捕,他仍繼續將垃圾鋪向威尼斯、紐約廣場。1996年起他帶著一千 尊由廢金屬罐、廢棄電子產品等破銅爛鐵打造成真人大小的「垃圾金剛」周遊列國,垃圾大軍占領莫斯科的紅場、中國長城、埃及吉薩金字塔,一幢幢傑克梅第般殘破佝僂的形體,批判了人類無盡的消費。「垃圾人」可以被收購,每件金額八千歐元,包括普信集團(T. Rowe Price)投資組合管理經理人奧利佛・貝爾(Oliver Bell)、 曾任福斯汽車經理的丹尼爾・葛德佛(Daniel Goeudevert)、名列《富比世》富豪排行榜的德國螺絲富翁雷諾德・福士(Reinhold Wurth)等都是舒爾特環境訴求的知音。

透過垃圾藝術創作獻身環保運動的藝術家不乏後起之秀,去年才踏出校園的英國攝影師曼蒂・巴克(Mandy Barker)的「湯」系列攝影,拍攝海上漂流的塑膠垃圾,包括北太平洋環流垃圾帶,以及從世界各地海灘打撈的垃圾。她告訴本刊: 「今年夏天起,我用『湯』系列攝影銷售的收入,進行的『塑膠研究長征』之旅,這項活動由Algalita海洋研究所策劃,我與研究團隊從日本航行到夏威夷,調查北太平洋存在什麼樣的塑膠,以及它們如何影響我們的環境與物種。」垃圾造成的海洋汙染,讓海鳥與海洋生物因誤食塑膠而死亡。曼蒂・巴克「垃圾湯」畫面的美感與殘酷現實形成高度反差,刺激觀眾警覺環境問題。今年地球日,《時代雜誌》的攝影網誌Light Box便選用了曼蒂・巴克的作品做為代表。


回收美感 顛覆價值觀

尺度很大的受薪族收藏家宮津大輔,還沒收藏過任何垃圾做的藝術品,他回答本刊說:「我對藝術創作的材質並不那麼感興趣,關注的焦點是作品的概念,此外作品本身精采度與花費的平衡也是很重要的。如果有機會收藏垃圾藝術,我會偏好有強大觀念類型的作品。我喜歡的作品通常同時具備強烈的概念與視覺表現,不光收藏只有一張保證書的觀念作品,同時收藏繪畫與雕塑,或許也會收藏垃圾藝術,如果作品以強烈的概念為基礎。」問到收藏此類作品會不會有技術上的困難,他說:「不盡然,但有些作品和其他類型藝術品一起放倉庫時,要特別小心。」

定居紐約的台灣藝術家陳龍斌,回收書籍製作的雕刻,在廢物藝術、書藝、紙藝、環境、宗 教等分類領域活躍於世界。20年前,他「獲贈」一批旅館廢棄的黃頁電話簿,開始雕書的創作生涯:「開始時賣得很少,1998年在大阪三年展獲獎,獎金五百萬日圓。2003年重回紐約,銷售量增加,從此足以靠賣作品維生。」即便受邀於世界各地進行廢棄書籍雕塑創作,他坦言亞洲、中國、台灣地區還是以傳統媒材市場為主。台灣用廢棄現成物創作,最著名的藝術家是陳庭詩,陳龍斌說在陳庭詩之前,60、70年代許多受達達主義影響的藝術家,也用舊材料進行創作,因缺乏市場無疾而終。近年來台灣新一代收藏家讓藝術市場產生很大的轉變,許多觀念性作品漸漸獲得開發。

陳龍斌賣出單件最高金額是三萬美金,由費城西方基金會(West Foundation)收藏。他說:「比起傳統材料,回收資源所創作的藝術,優點在於材料不花錢。許多大型藝術活動結束後,大量作品報廢,廢物藝術至少來自於廢物,最後又回歸廢物罷了。」直言不諱的陳龍斌透露了一個藝術產業祕辛,徐冰2001年在誠品展完〈蠶書〉,退下廢書一卡車,送到陳龍斌那兒尋求第三度生命。姑且不論多經手幾位藝術家能否為作品加值,起碼過程中發揮了物盡其用的精神。

無盡材料,無盡寶藏?

今年夏夜,瑞士溫特圖爾(Winterthur)的貿易美術館(Gewerbemuseum)門口點亮一 車車垃圾袋,這是西班牙藝術團體「光害」(Luzinterruptus)的作品〈塑膠垃圾守衛美術館〉(Plastic garbage guarding the museum),為美術館展覽「噢,塑膠袋!」(Oh, Plastiksack!)吸引來自全球的目光,展覽藉由藝術家與設計師的作品探討塑膠袋的問題,臨近的蘇黎世設計美術館 (Museum für Gestaltung)也同時舉辦「塑膠垃圾計畫」(Das Plastikmüll-Projek),主要關懷塑膠垃圾危害海洋等環境課題,將在歐洲巡迴至2016 年。今年7月,「光害」還在墨爾本「冬之光」藝術節製作大型裝置作品〈文學vs.交通〉(Literature Versus Traffic),用一萬本圖書館淘汰的書,在馬路旁鋪陳一條發光的文學河流,川流不息的道路變成可供佇足、閱讀的悠閒空間。書海占領道路一個月,最後一天,人人都可以帶一本最喜歡的書回家,這應該是舊書最幸福的歸宿。

「你給我污泥,我鍊出黃金。」波特萊爾將醜惡轉化為美,垃圾做為無盡原料,能不能在藝術家手中變身無盡寶藏?事實上「廢物藝術」最大的價值,體現在對這個時代的生活形態的批判與反省。德國南部的Bad Säckingen小鎮,一位處理垃圾的怪手司機,從1975年在垃圾堆撿起一隻玩具熊起,開始他收藏垃圾的生涯,被丟棄的縫紉機、電報機、留聲機、收音機、鐘錶、樂器、聖像......,這些垃圾記錄了時代的歷史,如今看來似乎有與日俱增的價值,他的垃圾博物館也成為小鎮的觀光重地,或許「擁垃圾自珍」是個可以考慮的主意。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