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9月11日 星期日

資生堂孵育新生代藝術蛋

Shiseido Art Egg

撰文・攝影│邱馨慧 圖版提供│資生堂株式會社企業文化部
(原載於2011年9月《藝術收藏+設計雜誌》)


以化妝品聞名的資生堂,首任社長福原信三對藝術的審美與追求,不但建立了資生堂的美感形象;其長期投入藝術贊助活動,更促進了日本現代的藝術發展。1990年,資生堂合併文化藝術贊助與慈善事業,成立企業文化部;同時也在日本企業界提倡藝文贊助,主導「公益社團法人企業文化藝術贊助協議會」。

強調與「同時代」藝術家一起成長的資生堂,在2006年創立「資生堂藝術蛋」,獎勵年輕藝術家新型態的創作,當《藝術收藏+設計》雜誌記者在採訪中詢問道,日本經濟困境是否影響企業的藝術支援時,負責「藝術蛋」的策展人森本美穗表示:「只要資生堂企業存在,藝術贊助就會持續。」簡單扼要地說明資生堂與藝術共存共榮的關係。



見證日本現代美術發展  

提到日本的企業與現代美術,不得不聯想到與美畫上等號的資生堂。這個當今世界聞名的化妝品牌,1872年在銀座從藥房起家,1902年賣出日本第一杯蘇打汽水,也是最早販賣冰淇淋的商店之一。資生堂的事業在銀座見證了日本近代史上明治時期的現代化、大正時期的風華、昭和以後的滄桑與猛進。

資生堂首任社長福原信三為創辦人之子,本身是日本藝壇具有開拓性代表的攝影家,他早先希望成為藝術家,所以繼承資生堂事業後,將西方留學吸收的美學思想與設計觀念,運用在商品或包裝;1919年在銀座的資生堂化妝品部二樓,設立資生堂畫廊。資生堂畫廊營運將近一個世紀,是日本現存最古老的畫廊,也是資生堂以扶植新生代藝術家的藝文贊助活動起源。

資生堂畫廊免費提供藝術家展覽會場、引介最新的藝術思潮,與日本現代美術發展息息相關,成為銀座的文化地標。從銀座化妝品部的一角,發展到東京銀座資生堂大樓挑高五米的地下一層,資生堂畫廊九十多年來已舉辦超過三千場展覽、展示五千位以上藝術家的作品;參與資生堂畫廊活動的藝術家,幾乎都是日本藝壇的頂級健將,許多在此首度辦展的藝術家後來都成了名家。資生堂畫廊基於鼓勵「嶄新的美」,特地為具有開拓性潛質的新世代創作者保留發表空間,於2006年起舉辦「資生堂藝術蛋」活動,扶植年輕藝術家,使他們能羽翼漸豐、展翅翱翔。

新銳藝術蛋育成計畫  

「資生堂藝術蛋」公開甄選對象不限年齡、種類、國籍(但限居住於日本),每年選出三位(組)新進藝術家,每位補助製作費30萬日幣,在資生堂畫廊舉辦長達一個月的個展,並免費獲得專業、企畫、宣傳、印刷、展示等行政支援。三人(組)輪番展覽之後,選出年度「藝術蛋」獎得主授予20萬獎金。首屆甄選便湧入六百五十件報名,五年來累積近兩千件。

參選的作品以裝置藝術與繪畫為最大宗,其他不乏攝影、錄像、雕刻、編織、版畫、服飾、工藝等類別。入選者大多三十多歲,去年的「藝術蛋」 得主村山悟郎才二十七歲;有了資生堂的加持,無異是藝術生涯的一大「晉級」。

今年的最新入選名單剛剛公布,入江早耶、鎌田友介,與藝術團體Three將於明年1月起,在資生堂畫廊輪番展出。



這些生力軍也確實為資生堂畫廊帶來嶄新面貌,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作品,包括第2屆得主槙原泰介,充分運用畫廊挑高空間,用3.2公尺高的鈸架豎立兩百零五面鈸,營造出純粹而氣勢萬鈞的風景;一片崇高、靜默、鑠金的鈸林,透過視覺感官產生震耳欲聾的共鳴。

第4屆入選的曾谷朝繪,雖未奪下當年的「藝術蛋」獎,作品〈響色〉以大塗鴉作風,將整個畫廊潑灑、布滿鮮豔跳躍的色彩,視覺化的節奏讓人有忍不住翻個跟斗或跳起舞的衝動,也是件愉悅而深植人心的作品。負責「藝術蛋」的策展人森本美穗在受訪時表示:「這件作品在製作過程中,藝術家與畫 廊工作人員合力克服許多技術挑戰,這段親密的合作交流關係,也成為『藝術蛋』最被稱頌的佳話之一。」

 「專家的指點才是入選藝術蛋最大的收穫。」森本美穗補充道。資生堂「藝術蛋」獎每年排出的評審陣容,都是當今日本最具權威與影響力的藝文界人士,例如建築大師妹島和世、青木淳、隈研吾,腦科學家茂木健一郎,以及三嶋律惠、宮島達男等最受矚目的美術界代表。這些專家所提出的評語,都被印製在畫冊中,成為藝術家最無價而寶貴的青春註解。

最具資生堂畫廊傳統 「椿會展」  

資生堂在全球各地的文化藝術活動相當多元,「藝術蛋」是其中剛剛開始撰寫的新篇章,推動現代美術的活動主軸,應該算是歷史淵源深遠的「椿會展」。椿會展是在資生堂畫廊舉辦、由資生堂主辦的美術聯展,1947年第一次舉辦,截至目前已持續了六十多年。椿會展的 前身是福原信三企畫的「資生堂美術展」,身為攝影家的福原信三做為藝術愛好者,結合自己的喜好與交友圈,展出日本第一線西洋畫家的新作,其中包括岡田三助郎、藤島武二、金山平三、梅原龍三郎、安井曾太郎等二十三位藝術家,是福原信三透過企業支援藝術家理想的開端。

二次大戰期間,資生堂畫廊曾一度暫停,戰後重新開幕時,再度結合十七名與資生堂有深厚關係的畫家,如橫山大觀、川合玉堂、梅原龍三郎、川島理一郎等舉辦聯展,以公司標誌「椿花」命名為「椿會展」。椿會持續展覽活動超過半個世紀,參加成員多達八十名藝術家,是最具資生堂畫廊傳統的展覽,透過「椿會」蒐集的作品,也成了反映資生堂畫廊歷史與風格的一筆珍貴資產。

因應典藏展覽需求,1978 年「資生堂藝術之家」(Shiseido Art House)在靜岡縣掛川市成立,建築由高宮真介與紐約現代美術館建築設計師谷口吉生操刀,資生堂以「椿會」為主,超過一千六百件的豐沛收藏有了美麗歸屬,展示了資生堂漫長歷史所累積的文化內涵。

椿會自1993年起大幅度改組,將焦點集中在現代美術。目前在資生堂藝術之家舉辦的「一窺現代美術」展覽,便結合了過去十多年來「椿會展」作品,陣容包括野見山曉治、李禹煥等當代大師,以及伊庭靖子、袴田京太朗、丸山直文等日本藝壇新力,這些新血的作品,呈現出資生堂收藏中反映時代的新貌。然而即便表現的樣式隨著時代有所改變,資生堂畫廊仍是藝術家們互相鑽研、創造新樣式藝術的空間。


企業投身藝術典範  

近年來在日本,「企業社會責任」(CSR)的觀念開始被推廣,企業做為獲利組織而投身社會公益,以及將經營理念 注入社會使命的精神,公司員工基於榮譽感就會將道德放在獲利之上,更用心服務客戶,因為產品對社會有責任。

以資生堂而言,即以資生堂畫廊為基礎,展開對年輕藝術家的支持與關注,建立了一套由民間企業贊助所累積的藝術品味。1990年第十任社長福原義春將管理企業文化做為經營企業的資源,成立「企業文化部」,贊助符合企業精神的文化活動。長期以來,資生堂堅持以保護藝術獨立性、 善盡社會責任,不僅有助於維護企業形象,還使得當代藝術獲得有力的推廣與提倡,成為亞洲企業中投身藝術支援的典範。

此外,資生堂也贊助戲劇、舞蹈等各式各樣的當代表演活動;其他藝文活動包括1983年創辦的「現代詩花椿賞」,從每年出版的詩集中選出年度最佳詩集,推崇傳達美的語言,得獎者可獲得資生堂特製香水瓶與獎金100 萬元。2001至2006年間,曾廣泛邀約文化界人士,於每週五在東京銀座資生堂大樓舉辦「Word Friday」對談,兩 百四十場內容編纂成《Word文化大事典》,為這個時代的文化思想留下珍貴紀錄。

事實上,資生堂將近一百四十年的歷史、跨越三個世紀的企業足跡,就是反映整個時代最有力的紀錄。1992年成立於靜岡縣掛川市的資生堂企業資料館,保留並展示資生堂歷年來相關商品包裝、海報、平面與電視廣告等,這些風靡一時的設計檔案,引領日本審美文化潮流,見證了日本社會生活與時尚文化的變遷。




資生堂相關報導:山口小夜子的前衛作風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