居住空間的未來視野——House Vision 2013 東京展
撰文、攝影/邱馨慧 圖版提供/House Vision 實行委員會(原載於2013年5月號《藝術收藏+設計雜誌》)
未來居住空間會產生什麼樣的變革?今年3月東京台場舉辦的House Vision 2013東京展,由無印良品的原研哉、土屋貞雄分別出任藝術總監和企畫協調,具體呈現隈研吾、伊東豊雄、藤本壯介、杉本博司、坂茂等日本頂尖建築家與技術產業的智慧結晶,一棟棟詮釋嶄新理論的「樣品屋」提出大膽的質疑和假設,以顛覆了一般居住的既定思維的提案,預告了因應根本需求的產業革命。
原研哉說:「House Vision是以家為中心,探討未來多樣化產業活動的一環。我們要把一個橫跨眾多尖端科技與完善服務,包括能源、移動、通信、複合家電、市場行銷、美學資源、健康醫療、生活雜貨等的廣闊產業視野,具體展現在觀眾眼前。」
House Vision緣起始於2010年春天,目標在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展示未來的生活形態,促使人們對新的需求產生覺醒,進而形成日本龐大產業的核心。House Vision召集各業種的企業、第一線建築家和創意人,聚集一堂交換意見。但就在2011年3月7日舉辦第一次研討會後四天,發生了東日本大震災,原研哉說:「未來或許會從東北湧出,必須從世界集中對重建有用的智慧。」此後每個月舉辦研究會,最後集合近40名建築師與有識之士,超過20家企業,將新版產業視覺化,對於如何編輯並活用智慧,整理資訊與創意,做成可以一目了然的提案。
原研哉主張提升「住宅通識」,隈研吾倡素材感與簡潔美學
原研哉發表〈用新常識構築家〉一文,提到:「有預測顯示到了2050年,日本的中古屋市場規模,將由現在的4兆日圓增至8兆。因應需求,一個變革的時代於焉到來,愈來愈多日本人要求專家設法打造完全符合使用者自己生活的家,在此同時也加速提升了『住宅通識』(housing literacy)。當人們具備了『住宅通識』,『家』就和音樂、影像一樣,其編輯的主導權將由供給方轉移至使用方,其中以獨居和兩口之家的比例尤為突出,隨著生活形態日趨多樣化,此一趨勢的落實是可預期的。總之,不論採用智能住宅,或推廣高效利用能源,『家』都是受矚目的關鍵層面。」House Vision展覽會場所在的台場,在青海站下了電車,隈研吾設計的會場立刻映入眼簾。他的空間設計以素材感和日本美學的簡潔為訴求,使用幾乎零加工的標準尺寸杉木角材,堆疊出波浪般優美動線,架構了主要大廳和步道,臨海展場飄盪原木香氣,木橋步道連結現實東京和House Vision的未來居住視野。組木結構有利於快速搭建會場景觀,隈研吾藉此對主宰20世紀工業化社會的混凝土提出批判,他說:「混凝土建造沉重堅固,卻無法移動難以回收,是日本人自古所嫌棄的。因此將輕盈的木造建築精緻化,打造清爽的居住空間,修正潮流是House Vision的目的之一。」這些木材在展覽會終了後,將送至福島縣內村再利用,建造橋樑等建築。
LIXIL×伊東豊雄:未來住宅
普立茲克建築獎的新科得主伊東豊雄,與日本最大的廚衛製造公司LIXIL(驪住)合作推出充滿懷舊氣氛的「未來住宅」,擴大運用傳統日本建築中的「土屋」、「緣廊」,製造出「半室外」的空間。一般說來日本室內必須脫鞋,「土屋」則是可以穿鞋行走的地面部分,現代住宅大多只限於玄關;「緣廊」是自室內延伸出來,連結室外的外廊,就是連續劇中魚干女和部長喝啤酒、聊天、打滾的地方。「土屋」和「緣廊」都是日本傳統住宅介於內和外之間的特別地帶,通常有著人我交流功能,兩者在伊東豊雄的「未來住宅」被放大到住家面積的一半。這個半室外也是庭院和室內綠化區的中間地帶,空氣中飄盪著雨和花草的香味,煥發出新的生機。「土屋」擺放燒烤台,在氣候宜人的季節敞開門戶迎接戶外氣氛, 燒烤食材與家族親友團聚。浴缸也被搬到半室外的「緣廊」,可以享受露天風呂的舒暢感。除了在開放空間徜徉自然風光,聯絡感情,室內部分還另有層次。玻璃落 地窗隔開的餐室與寢室,是兼顧能源效率、景觀視野的舒適空間。再往內一層則有隔音的密閉空間,可以享受電影、音樂,放鬆從事的興趣或專注讀書。伊東豊雄以 獨特的內外層次,營造出鬆緊有致的居住境地。
伊東豊雄表示311震災後,人們開始重新看待日常生活中的實質幸福,於是重新審視居住安心與需求等因素,將客廳與寢室、用餐室和廚房,固有的住宅組合型態加以解放,運用高度控制通風性與隔熱性的構造與建材、供水系統和廚房等,讓內外隔斷的同時,更能盡享自然的新型節
能,兼具懷舊與未來性。
Honda×藤本壯介:移動與能源之家
台灣塔競圖首獎,也是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金獅獎得主之一的藤本壯介,與本田(Honda)企業聯手以「移動與能源之家」為主題,打造一個透過能源循環,自由移動的無障礙空間。視覺化的本田能源系統,藉由太陽光與天然氣發電蓄電的汽電共生,制約浪費,自家發電、蓄電、熱循環確保穩定的能源,提供居家與各式移動工具用電,讓家變得更為便捷舒適。在能源供給與移動工具的緊密聯結系統中,藤本壯介對「家」的詮釋,也絕非僅止於隔絕外部和內部、公開與私密的庇護所,而是著眼空間的重疊與連續性,三層階段性構造的空間提案,與伊東豊雄的「半室外」有異曲同工之妙。藤本壯介的「半屋外–屋內–半屋外.屋外」三層構造,可以將本田研發的綠色概念的未來電動車Micro Computer Concept、摺疊機車Motor Compo、方便老年人騎乘的Town Walker開入家裡。家中還有運用ASIMO機械人技術的電動步行輔助器,支援不良於行者行動。或者坐著個人坐騎UNI-CUB穿梭家中,這款新型移動器光靠身體重心改變就可自在移動。
藤本壯介設計內外融通的空間,擴充了未來移動方式的可能性。寬敞的半屋外空間還有廚房、餐桌、茶几、植栽等,讓生活機能隨配置產生流動的變化。無獨有偶的是,藤本壯介也把浴缸搬到「半屋外」,LIXIL在2012米蘭設計週發表原研哉設計的Foam Spa泡沫浴缸,超綿密的溫熱泡沫模糊了「乾」、「濕」的界線,讓泡澡融入在各種日常生活的活動,展現全新概念「客廳浴室」的未來生活方式。
未來生活研究×山本理顯、末光弘和、仲俊志:地域社會圈
面對高齡化、少子化、單身居住等課題,「未來生活研究會」結合山本理顯、末光弘和、仲俊志等建築家,提出五百人共同生活為例,相互扶助的「地域社會圈」概念,會場展示1/5規格的模型,表現「地域社會圈範例」的生活方式,以及共享型社區的理想。「地域社會圈」不僅是住宅建築,還包括支援住宅的能源、垃圾處理等的基本設施,以及老人照顧看護、育兒支援等共有服務,可以就地發展小型經濟活動,在社會圈內工作、生產、營業、消費,是一個多角化構想的住宅社區。「地域社會圈」的居住空間,打破了一般LDK(客廳、餐廳、廚房)形式的住宅構成,浴室、廁所、廚房、洗衣等設備均為公用,一方面節約開銷,一方面促進人際交流。私人擁有的空間只有隱私度高的寢室,每個單位挑高3公尺,長寬各2.7公尺(2.2坪),可因應各個家庭需求搭配組合。未來生活研究會認為,住宅不應止是用於居住的空間,研究會匯集了眾多領域企業,為不同地區量身打造更適合當地,更切合現實的發展構想。包括個人移動設備,共有部分合用方法,甚至是未來的集合住宅與城市的存在方式等課題,都是未來生活研究會探索的內容。
住友林業×杉本博司:茶韻之家
木材是日本的一大重要資源,「住友林業」著眼其中蘊含的深厚傳統和精緻美學,認為未來運用木材的先見性,體現在一個家所表現的日本美意識,於是找來杉本博司為展會做設計。在這個最懂得把日本之美擺在世界現代美術的最前鋒,最懂得讓日本之美永恆發揮內在機能的稀世才子的手中,誕生了一間中古大樓公寓裡的「數寄屋」茶室。杉本博司做為知名攝影家也活躍於建築領域,他曾參與伊豆攝影美術館、直島「護王神社」改建等建築案。杉本博司於2008年設立「新素材研究所」,但研究的新素材並非高科技產品,而是神社寺廟修建廢棄的天平古材、出土的古城石垣,或是經過時光淬煉煥發歲月美感的原石。杉本博司認為結合古典技法與現代施工,這些溫故知新的無垢素材,能讓居住空間精緻化。
本展中,杉本博司以利休所設計的史上最小的「數寄屋」茶室「待庵」為典型,設計了茶室建築「雨聽天」,以老舊波浪板做為屋頂,用來傾聽雨水從天而降的聲音;天平古材為柱,富士山麓川石為柱腳沓石;草坪上的踏石取材自古墳時期的石棺蓋、江戶時期的石橋等;地磚由為法隆寺造瓦的職人低溫燒成;屏障茶室的「木舞」竹編牆,其實是「土壁」未上塗工前的內胚;一派古樸中搭配一塊巨大而晶瑩剔透、自然打鑿的光學玻璃做為門口踏石。杉本博司巧妙運用傳統素材,他從掃帚看出層次美感,砌出一道竹帚圍牆堪稱一絕。
無印良品×坂茂:家具之家
以「紙建築」聞名於世的坂茂,經常透過材料實驗與工程應用,表達人道與環境的關懷,作品簡練而富有詩意。這次他的提案不用紙管支撐房子,而是家具,以家具做為構造材料,與建物一體化,沒有一絲空間或材料的浪費。這個構想以無印良品對優質生活的研究為基礎,運用無印良品的儲物模式,呈現一種最合理的 家具之家」。坂茂邀請住人從無印良品的收納家具延伸,自由組合出符合自己生活的居住空間,同時創造一個究極收納的超大儲存量,舒適而具彈性的居住空間。無印良品藝術總監原研哉說:「收納機能充足所創造出的簡單空間,具有重要的意義。毫無障物的桌面和地板令人愉悅,在上頭放上一件有味道的工藝品,就能產生美。簡約性和素材感其實是成對的,這種美對日本人是不可或缺的,而不可或缺的價值觀就是傳統。在極簡的空間中,搭配厚重的木桌、茶碗茶杯、紙筆,生活中只擺設最低限度的用具,這就是日本美學的理想。近年來的生活工藝復興,也許就是日本感性的復甦。」他並預測進一步合理統合與家電融合的自動感應系統後,未來電視、空調、照明器具等將逐一「壁化」、「天花板化」,隱形於壁面、天花板中。
TOTO.YKK AP×成瀨友梨、豬熊純:極致空間
透明玻璃地板一塵不染,地板之下和內壁完全由植物覆蓋,一片綠意盎然。一方方高低錯落的窗口,從戶外引進光影變化,這是一間窗明地淨的廁所。都說「尿遁」,到了這所成瀨友梨和豬熊純設計的極致空間,算是遁到廁所世界的桃花源吧,不得不留連,難保不和廁所女神談個戀愛再出來。日本的住宅設備以注重清潔著稱,在這個習慣於進門後必須脫鞋的國度,人們對休息空間的清潔和舒適,有極高的要求,正是這些愛清潔的習慣,孕育了日本的生活美學。成瀨友梨和豬熊純認為在衛生機器進化後,生活環境的清潔快適水準也要再提升。這間廁所採用TOTO.YKK AP壁面連結的高科技馬桶,讓清潔工作更為輕鬆。在這個綠色環抱的空間中,高清空間音響系統KooNe還流洩著活化人腦、幫助植物成長的音樂,室內全面綠化工作積極而徹底。
蔦屋書店×東京R不動產:可編輯的家
數據指出,日本住宅總數近5800萬戶,然而室內格局大多相似,人們是否真的滿足於一成不變的格式?洞悉文化趨勢的蔦屋書店,和執住宅翻新領域牛耳的東京R不動產,最早察覺到「家的編輯權」轉移到用戶手裡的時代即將到來,攜手提出「使用者自由編輯的家」模式,並透過出版等管道推廣概念,強調創造空間的自由,喚醒人們對住宅品質的認識。會場以80平方公尺(24.2坪)空間為例,實際展示二手房屋也可以從骨架開始,依自己喜好大玩空間遊戲。例如從整面儲物櫃牆開鑿幾方睡鋪空間,將寢室最小化;大片落地書櫃設計在廁所裡;合併客廳與浴室,享受一邊看電視一邊沐浴的樂趣;超大桌面可供媽媽在一邊做飯,孩子在一邊做作業;一間裝有輪子的可移動房間……。實現這個天馬行空的「自我流」居住空間的所有費用,估計不超過8百萬日幣(約台幣240萬元)。而所有素材可以透過「R不動產工具箱」(Tool Box)網站,自行挑選牆壁、地板、廚房、浴室,還有從舊屋拆下的門、窗等各類二手物件,提供自由組合或分解,自己主導住宅重生。
Suntory midori×東信:垂直環境綠化
本次House Vision展會的綠化工作,全由植物藝術家東信,和致力於研究壁面綠化系統的三得利綠色公司負責,採用研發的Puffcal人工培土代替天然土讓的垂直綠化技術,開闢植物生長空間,讓植物的生命力融入人類生活,為都市綠化展開新局面。原研哉再次強調:「纖細、緻密、周到、簡潔是日本人與生俱來的美感,結合現代技術,可以向世界提供新的價值。相對於對居住較為保守的歐洲,日本對於變化具有高度適應性。」關於居住產業的轉型,他更呼籲回歸居住本身:「日本經濟成長告一段落,房子漸漸不再是投資的對象,因此產生能建構出自在生活的環境。回歸自己生活形態的覺醒,著手合乎自己生活方式的時代終於到來。」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2016年9月11日追記】
今年夏天參觀山梨縣清春美術村時,發現杉本博司的竹掃帚圍籬,移到美術村隔壁的法國餐廳「素透撫」(撫摸素材直到透明,呼應他的書名和日本國歌「直到長出青苔」)。「素透撫」主體建築是從鎌倉移來的文人畫家小林勇的「冬青庵」,杉本博司擔任餐廳的室內設計。「竹籬笆」經過三年日曬雨淋,顏色變得深沈,掃帚已露凋蔽之相。
↑ 2013年House Vision杉本博司以竹掃帚砌茶室圍籬
↑ 竹掃帚砌茶室圍籬移至山梨縣清春美術館隔壁的法國餐廳「素透撫」
日前在東京都寫真美術館的記者會,有機會和杉本博司聊起這片竹籬笆,他笑說最後的結局就是毀壞後重做。然而如同他「劇場」系列攝影凝結的時間,這片竹籬也刻劃了時光的銷蝕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延伸閱讀】綠 ‧ 建築家
HOUSE VISION》在可見的未來,尋找家的可能性
http://www.searchouse.net/op/inspiration?id=273